1万
49
11
当运营过程当中遇到策划迷茫时,可以先分析下现有运营策略执行的数据状况,别过早的将现有策略定为无效或者立马去寻找新的策略
有位做电商的朋友在微信上问:“活动时用户参加量不错,但在活动完毕后用户留存率低怎么办?
我:“券发了吗?有做到期提示吗?有做秒差福利召回吗? ”
朋友:“都做了”
我:“那多是产品的问题,电商本质仍是拼商品质量和物流”
朋友:“你说对了,因为流量低,优质商户不肯入驻”
我:“那现在能做的就是去跑下数据,看看还有哪一个类意图商户质量不错(点击量、转化率、复购率相对较高)可以从这些还有获救的类目开始用户留存的打破咯。
.
不知道我提的建议是否最终可以协助他解决的问题,但至少是指了一条可以马上着手去运营优化的路。
在我的家乡沙县,开小吃的人很多,大部分小吃店老板为挣到更多的钱,会在打烊的时分去分析今天卖了多少,收购的食材本钱多少,蒸饺和馄饨哪一个消量大,客流量大不大,人均客单价多少,来得都是老客户仍是新客户,是通过口碑效应过来的仍是瞎逛过来的..。
在信息化简直为零的小吃行业没方法只能靠老板们的经历做出分析和判断,它们蛮难拿出详细的数据来分析运营状况,通常状况下他们也只能依照人流量的巨细来抉择店肆的选址。
不过在以数据为最大卖点的互联网行业,所有的工作和用户行为都是可以量化的,大的像阿里这样自称为数据公司做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小的是到网站上的一个banner点击统计,当然今天我们只谈小的这一方:聊聊怎么使用数据更好的做运营。
你的图文分享/保藏率? 你的产品ROI怎么? 你的渠道投放哪一个质量高? 你的内容阅读量多少? 你的内容出产用户有多少?数据作为一种衡量方式,能真实的反映产品运营的状况,协助我们进一步了解产品、了解用户、了解渠道进而优化运营策略。用数据分析的成果来驱动运营方式,不同的运营方向(内容运营、活动运营、渠道运营、用户运营….)需要运营从业者有着不一样数据敏理性、逻辑能力。
1、活动运营的数据分析策划活动作为运营的通用手法,为了不呈现“不知道怎么预估活动效果”这样的问题,在活动开始前通常都需求确定一个重点提高的核心数据,这样的核心数据包括新用户注册、用户活跃度、用户付费转化、产品交易额、品牌知名度(百度指数、新浪指数、媒体指数)…。
另外,通常运营策划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对错商品交易的互动型活动,它主要重视的数据是活动发生的用户互动量以及产品核心数据提高的效果,把这些互动量再往深的挖就是分析老用户与新用户的互动比例,这样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协助运营知道各品种型的互动活动(互动形式+奖品)对新老用户的影响差异在哪。